有人苦其一生只為了買房;有人不愿做「房奴」選擇租房。
而有一群人,為了「逃離」固定的居所,選擇「游牧」。
我們無法界定哪種生活更好,心安,或許就是生活最好的狀態。
在印象中,游牧一族是在草原上以放牧為生的一群人。
但不知道從什麼起,越來越多的地方出現了一群城市「游牧民」。
他們不坐班,不租房,也不買房,甚至有房不住,像游牧人一樣輾轉在不同的地方,或住在車里,或住在旅社、民宿、酒店,過著居無定所的生活。
來自香港的Hayley就是其中的一員。她每隔幾天或半個月就會搬到不同的地方居住,一年住的Airbnb民宿和酒店有30間。
這期間,她從一個有三衣柜衣服的人,變成了只有一個行李箱的「斜杠青年」;從注重物質享受的購物狂,變成了只有重要的物品才留下的極簡主義者。
有些人用一生的拼搏去換取一個安穩的家,但她卻覺得,習慣了穩定,人就會變得懶惰。
她喜歡去各種地方體驗不同的風土人情,自由地忙碌著,是讓思想和行為保持活躍的狀態。
Hayley是一位80后,沒結婚,沒買房。
多年前,她在德國邊工作邊旅行,那時候每三個月就換一個不同的城市,雖有很多不確定性,但自由愜意。
回到香港后,她跟大部分人一樣,也成為了一位上班族,租房住。除了忙碌地工作,她鐘意去參加party、購物,生活日夜顛倒,毫無規律可言。
直到生了一場大病,住了院,她才真正停下來思考自己的生活狀態,「我以前不清楚自己的局限在哪里,只會向前沖,不懂停下來休息。」
後來租住的房子剛好到期,她想既然在德國都能過四處奔波的生活,為何不在香港再現這種生活模式呢?
于是將家里的東西捐的捐,賣的賣,并開始以短期租約的模式住在不同的Airbnb民宿和酒店,過起了居無定所的游牧生活。
很多人可能會覺得這種搬來搬去的生活很不穩定,但對于Hayley來說,不穩定意味著自由度很大,「如果我要走的話,隨時都可以走。」
她能隨心所欲地走在不同的地區,了解那里有些什麼人,什麼事,好像去了很多地方旅行,但實際上沒有離開過香港。
成為游牧一族以后,Hayley的生活極簡了很多。一個背包、一個行李箱、一條暫養的狗,就是她全部的家當。
為了維持生活,她曾同時是時裝博主、時裝設計師、市場策劃、體驗達人、公關.
.....因為每月收入不穩定,所以她不得不精打細算,先看看該月收入有多少,再計劃下個月住在哪里。
Hayley說,她支出最多的時候,有60%都用在了住宿上,每月住Airbnb民宿的預算約一萬多到兩萬元。
一個月里,她起碼有一個星期會找比較好的地方住,其他時候則會找一些比較便宜的套房居住。
短住住一兩天,長住住半個月到一個月。
有個周末,她花了1500元/天預頂了一間民宿,房子在舊城區,提著箱子爬了很多的台階才到達。
那間房在一樓,空間比較大,有一室一廳一廚一衛,屋外還有一片海。
但屋主似乎比較懶,柜台上和抽屜里的東西放得亂七八糟,微波爐里也有一些碎食。
更讓她有點失望的是,預頂時以為有天台,結果卻沒有,所以只能站在屋內看窗外的海景。
在她住過的所有地方中,這個房子只能算還不錯,但沒達到預期,除了房子大以外,其它的只能給3星好評。
她住過一個工業風裝修的房子,雖然空間小,但設施齊全,房間整潔,光線充足,很有自己理想中的家的感覺。
另一個房子有個陽台,最讓她滿意的是陽台上有一個按摩池。
每天下午可以在太陽的照射下,邊按摩邊喝香檳,「特別放松」。
當時她住了一個星期。
還有個房子的飯桌一倒轉就變成了一張桌球台,雖然價格會貴一點,但Hayley很愿意投資。
「有些屋主可能花了天價去裝修,但租借出去讓你住,其實是很好的體驗。」
除了合理規劃住所,Hayley在行裝上也是有精細的規劃的。
她的行李箱里一般會準備3-7天的必需品,雖然原則是越精簡越好,但該有的日常用品一樣不少。
比如她在夏天會備10-12套衣物、2雙鞋子、2個手袋、飾品、化妝品、護膚品......看著這個能數得清件數的箱子,很難想象,她曾是有三個衣柜衣服的人。
過游牧生活之后,Hayley在日常開支上節省不少,像沐浴、洗發、護膚用品,她用完后會拿著容器到專門的店里進行補充。
她有時還會去店里買一些布料,找師傅按她喜歡的花紋和版型做衣服。
當然,她也會有不需要的東西,像不用的衣物和物品,她就存放于迷你倉(專門儲存物件的地方)或媽媽家中。
在Hayley的隨身行李中,時不時還會多出一條狗,那是她參加流浪狗暫托計劃,暫時幫忙照顧的。
一旦有人決定領養,她就要將狗狗送出去。這意味著,她不得不被迫割舍某些「情感」。
Aloe是Hayley養了3個月的狗,送走那天,她不舍地哭了好久。
因為要不斷搬「家」,所以她不打算自己養狗或長期擁有一些東西。
不過與Aloe建立了感情后,她也想過自己領養,但後來看到有人很喜歡這只狗,并能提供一個固定的環境,她還是決定將Aloe送出去。
「它幸福才是最重要的。」
Hayley的生活看似極其不穩定,但有狗時她每天會帶狗仔出去散3次步,同時牧游生活迫使她學會了合理規劃和安排各種各樣的事情,這反而讓她找回了健康、有趣的生活節奏。
毫無疑問,Hayley看上去自由瀟灑的生活,必然少不了諸多麻煩。
因為沒有固定的地址,她只能在郵局租一個信箱解決信件問題,稅單則只能寄回家中。
更麻煩的是,有時聯系不上屋主;因為地址不清晰,找不到路。
要是住在舊樓區,她需要拖著大行李爬5至7層樓梯;遇上沒裝網線的老房子,就只能去咖啡廳蹭網工作。
這一系列的生活難題一度讓Hayley感到不安,但既然選擇了居無定所,她也只能坦然地面對和接受這一切。
「意外」或許本就是牧游生活的「饋贈」。
後來她發現,生活中的麻煩雖多,但她解決問題的能力增強不少,身體和思想也變得更加靈活。
她還將自己的體驗「出租」,在旅游平台上開體驗團帶人到各處去玩。最多時,一天可以辦四個體驗團,一個月有4-6萬的收入。
但不幸的是,正當她準備全職投身這個工作時,疫情開始了,有段時間只能靠曾經的積蓄生活。後來為增加收入,又開始幫人做市場推廣。
比起閑下來,Hayley似乎更喜歡過自由且充實的生活。
她始終覺得:「當你有固定居所時,人就會變得懶惰,很少出街,走來走去令自己忙碌一點,就更加活躍。」
或許這種漂泊不定的生活會讓人覺得瘋狂、任性,其中的各種麻煩更是讓人難以接受,但不管在哪里,過什麼樣的生活,都會有一些雞零狗碎的事情。
我們或許無法界定住在哪里才是最正確的選擇,但只要自己喜歡,合適自己,此心安處便是吾鄉,不是嗎?
代表者: 土屋千冬
郵便番号:114-0001
住所:東京都北区東十条3丁目16番4号
資本金:2,000,000円
設立日:2023年03月07日