80歲老太,9年前過著玩蟒蛇、開飛機、跳傘、和南非獅子親密接觸,去泰國和人妖一起表演……而這些卻都是兒子「殺死」老媽的50種方法......
這個兒子看似離經叛道十分不孝,可他卻說自己反而更了解更愛媽媽了。
我們眼中的母親總是在忙碌在嘮叨,但她們也曾是少女,盡管成了媽媽,可她們仍對這個世界保持著強烈的好奇心和探索欲。
皺紋只是代表她們老了,可這并不表示她們失去了生命的活力。
「不覺得你這個年齡去跳傘年紀有點大了嗎?」
說這話的男人名叫巴茲,他此刻心中正醞釀著一個「用心險惡」的計劃,名字就叫《「殺死」老媽的50種方法》,而跳傘,是他想出的50種方法之一。
他是愛爾蘭旅游節目主持人,經常周游世界挑戰各種極限運動。
2013年,母親南希即將迎來71歲的生日,作為一名「大孝子」,巴茲別出心裁,給母親準備了一份生日大禮包——帶她來一趟全球極限旅行,跟他一起挑戰極限運動,按照他的想法他的規矩。
但母親一向膽小謹慎,巴茲忍不住用年齡調侃起了她。
硬核老媽聽到后十分不服,立刻反駁道:
「這是什麼意思?你有年齡歧視。如果要死,也要看死在什麼地方,你可以用心智控制你的恐懼......
你可以早上起來看著窗外說,今天會很糟糕,你看下雨了,或是快要下雨了什麼的,然后說我不要出門,而你最后還是選擇了出門,所以你可以消除是否會下雨的恐懼。」
兒子一邊喝咖啡一邊默默吐槽:你要擔心的事比下雨嚴重多了。
確實,這位71歲嘮叨又謹慎的媽媽,即將面對的挑戰可是比「下雨要不要出門」更值得恐懼。
一開始,巴茲覺得母親肯定不會同意并節節敗退,誰知她最后竟絕地「反殺」,不僅完成了各種自己既痛恨又害怕的極限挑戰,還玩得頗爽。
她的恐懼之一是開車,
巴茲就帶她去體驗開特技車,
南希習慣性說「no」,
可下一秒她克服了恐懼,試著開了一下。
盡管教練下車后對巴茲絕望吐槽:
她需要換一條新腿。
「我媽媽很害怕開車,所以要她上特技車,我很驚訝我媽真的做了。」
在她生日那天,
巴茲原本對媽媽的調侃果真變成了現實。
他打算帶她去體驗世界最高的跳傘項目,
本以為南希會臨陣脫逃,
誰知她表現得非常平靜,
不僅吃了一個干酪番茄三明治,
還在一旁做熱身運動,
從高空中降落到地上那刻,
南希十分激動:
這是個很好的經驗,
但我會警告跳傘的人不要先吃東西。
身為兒子,每當看到母親完成一個挑戰時,巴茲總是會一臉不敢相信的樣子。
「我在想這是同一個女人嗎?她幾星期前還在因為我穿泳襪進游泳池的事不停嘮叨我,我38歲了,明白我的意思嗎?因為那才是我認識的女人。」
在巴茲的印象中,南希是打兩份工的單親媽媽,終日困在廚房,因為太過愛他逐漸變得十分嘮叨,而自己則是個累贅。
小時候他很頑皮,經常闖禍,還為此轉過幾次學。
青春期時又很叛逆,兩人上次出門旅行還是巴茲十五歲的時候,「他開始抽煙喝酒,深夜才回家,我完全控制不了他,所以我決定,再也不跟巴茲去度假。」
而巴茲這次之所以特意準備了一場極限生日之旅,說是為了「殺死」媽媽,實際上卻是為了幫她找回活力。
「我記得我媽媽說年紀大了就不會被人經常關注了,經過大樓時也不會有人對你吹口哨了,通常那些人會和你聊聊天,但現在他們只會默默走開。
這種感覺很差勁,我不希望媽媽有這種感覺,我不希望她感覺到被忽略,我希望大家注意她。」
然而,作為「大孝子」一枚,巴茲選擇盡孝的方式顯然與眾不同,他選擇用玩極限挑戰的方式幫助媽媽克服各種恐懼。
至于媽媽能否完成挑戰,其實他心里一點底都沒有。
「我一點也不喜歡蛇。」
南希剛說完這句話,
巴茲便「忽悠」她在馬拉喀什街頭耍蛇。
一開始南希全身都在抗拒,
但還是嘗試讓蛇纏繞在自己脖子上。
甚至還在廣場上表演了耍蛇。
南希恐高,
巴茲便帶她去坐熱氣球,
誰知非但沒有「殺死」她,
還看到她和教練「打情罵俏」。
雖然吃醋,但看到南希完成挑戰后眼里有了光,
巴茲興奮極了。
「大家以為自己本來就愛自己的父母,但事實是你了解他們之后,才開始愛上他們,今天我發現我愛我媽超乎我的想象,但我還是要殺她,只是不是這個星期。」
他們來到佛羅里達州,
南希和朋友視訊通話聊天時
還在暢想著去迪士尼世界玩,
巴茲聽到一臉壞笑,
迪士尼世界?怎麼可能會去呢!
于是,他帶南希去了大沼澤地,
挑戰和鱷魚親密接觸。
他原本以為媽媽會拖拖拉拉地拒絕,
誰知南希竟十分鎮定。
這可不是「大孝子」想看到的畫面。
于是他讓負責人把鱷魚拖到岸上,
讓南希近距離接觸短吻鱷魚。
看到鱷魚上岸時,南希嚇得直往后躲。
可她卻一邊說著害怕,一邊坐了上去。
當完成這個挑戰之后,南希笑得特別燦爛:
坐在它身上并沒有我想象得那麼可怕。
看到媽媽輕松完成挑戰,巴茲不服輸,
他又帶南希挑戰了各種高空項目。
先是玩過山車,61米高,還有90度垂直下降。
南希聽到嚇得腿都抖了,
「這太可怕,我得好好考慮一下。」
最后她還是嘗試坐了過山車,
挑戰成功后,旁觀的游客都在為她鼓掌。
「我很害怕,
但我很高興我鼓起勇氣坐上去了。」
她甚至還挑戰了開飛機,
中途還嘗試了上下翻轉飛行。
雖然害怕得不敢睜開眼睛,
但下了飛機后,看到兒子不可置信的眼神,
她笑著說:「你以為我不敢嗎?」
南希變了,從原來的全身抗拒,到後來她甚至開始主動挑戰,每天都在刷新兒子對母親的認知。
在巴茲的印象中,母親膽小,腦海中總是各種消極的想法。
她怕水,因為怕被淹死
但學會了開水上摩托。
她對速度很敏感,
卻主動問兒子能不能掛四檔。
她怕很多動物,因為怕被咬傷,
卻嘗試和自己最害怕的動物親密接觸,
陸地上的獅子、大象,海里的鯊魚......
完成一個又一個的挑戰后,南希變得更加自信勇敢了,她說:「跟我同齡的人如果也想挑戰的話,我會叫他去試試,因為人只能活一次。」
這趟旅程,最后以讓南希完成柬埔寨森林溜鋼索挑戰告終,因為中途她曾因懼高沒能完成蹦極項目。
結束后,南希意氣風發,「我一直以為我退休后可能會在某個地方玩賓果、玩拼字游戲、玩紙牌,沒想到現在我會在柬埔寨森林溜鋼索,我覺得我棒極了。
」
旅程中,我們總是看到巴茲在「逼」媽媽挑戰各種極限,但實際上,比起母慈子孝,他們更像是「相愛相殺」。
柏柏爾人之夜,巴茲騙她過去跳舞,她卻暗中找了個壯漢和巴茲摔跤,看到兒子被撂倒,南希就在旁邊幸災樂禍。
看到媽媽完成跳傘挑戰時,巴茲一邊為她感到驕傲,一邊又自責哭泣,只因為他沒有及時提醒媽媽不要吃東西。
通過這次旅程,他越來越發覺,其實自己比想象中更愛媽媽。
這場「殺死」媽媽的旅程最終失敗,巴茲反而差點被南希的嘮叨逼瘋,不能罵人,不能飆車,不能紋身.
.....但他仍慶幸自己能和媽媽一起完成各種挑戰。
因為他逐漸意識到:媽媽雖然年紀大了,但對世界仍保持著強烈的好奇和探索欲,那是他從未了解過的媽媽的另一面。
「我們有時候對一個人的評價,只是憑他們的外貌或年齡,甚至以為自己足夠了解他們。這次通過我媽完成各種極限挑戰這件事,她可能沒有因此改變自己,但卻改變了我對她的看法,以及我這輩子記住她的方式。」
是啊,傳統印象中的媽媽,總是圍繞著家人兒女轉,我們習以為常,以為媽媽就應該是這個樣子,可實際上,她們也想盡情體驗不一樣的人生,只是沒有合適的契機而已。
當然,這并不是鼓勵大家也模仿巴茲,而是去真正了解父母內心的需求,除了陪伴,我們也應讓他們有盡情享受人生各種體驗的選擇。
畢竟,人生只有一次啊。
代表者: 土屋千冬
郵便番号:114-0001
住所:東京都北区東十条3丁目16番4号
資本金:2,000,000円
設立日:2023年03月07日