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6年11月,正在上高中,即將面臨大學聯考的陳斌接到了親生母親的電話。
「兒子,求求你,快來北京給媽媽捐骨髓,救救媽媽吧。」
誰知陳斌聽完這句話后,再也無法忍耐怒火,大吼道:「我不會救你的,你死了這條心吧!」
電話那頭的女人叫王慧芳,在一年前換上了白血病,唯一能用骨髓救命的只有她的親生兒子。
可面對兒子的拒絕,王慧芳傷心之余感受到的并不是憤怒,而是悲哀和后悔。
他們曾經究竟發生了什麼?為何兒子在得知生母患病后拒絕捐獻骨髓救命?王慧芳后來又怎樣了?
故事要從2005年開始說起。王慧芳和丈夫陳志堅結婚后,生下了一個可愛的兒子陳斌。
陳斌五歲之前的生活還是十分幸福的,家境殷實,還有疼愛自己的爸爸媽媽,可是在五歲那年,一切都變了。
不只因為什麼原因,父母開始無盡的爭吵,客廳里每天都能傳來摔打東西的聲音,小小的陳斌只能躲在自己的臥室里哭泣。
可孩子的哭泣并沒能挽回父母的感情。
在生活中,王慧芳是個強勢的人,和丈夫鬧失婚時也才30歲,還沒有徹底學會如何做一個母親,就早早的離開了這個家庭。
陳斌為了孩子的撫養權,選擇了凈身出戶,房子,存款,一分沒要,帶著孩子回到了老家。
這一點也算是正中王慧芳下懷,比起每天照顧孩子,她更喜歡和房子錢財為伴。
在吵架的時候她也表示:「這日子不過了,孩子我也不會養,你要想要孩子,就必須凈身出戶。」
陳志堅沒有任何猶豫選擇了兒子。從這天起,年幼的陳斌就再也沒有見過母親的模樣。
陳志堅辭去了工作,帶著兒子回了老家,成了單親爸爸。
一個人帶孩子,總是要操更多的心,陳志堅每天除了在公司上班,就是在家陪孩子,
將所有的時間都用在了家庭中,連再娶一個的心思都沒有。
他竭盡所能想要給陳斌一個快樂的童年,一邊當爸一邊當媽,就是不希望兒子因為母親的離開而落下心理陰影。
但母親的缺失又豈是簡單的一個陪伴就能代替的。
陳斌還是在心中埋下了對母親的埋怨,從一開始的期盼到后來的麻木,每年生日陳斌都希望能見一眼母親,可這個愿望從來沒有實現過。
父子倆期初的生活很不容易,沒有了房子積蓄,一切都要從新開始,而這期間,王慧芳竟真的如自己所說的那樣,沒有過問過孩子哪怕一句,撫養費更是分文未給,就像是從來沒有過這個兒子。
而當初陳斌留下的財產也成了她揮霍的資本,市區兩套房子,加上一套90平米的學區房,她還用存款購置了一套300多平的倉庫用來出租,儼然成了一個不愁吃不愁穿的包租婆。
王慧芳的生活可以說和陳志堅天差地別,家中的衣柜放滿了名牌包包,各種昂貴的服飾。
或許也是因為對婚姻失望,王慧芳一直沒有再嫁。和她一樣單身的陳志堅卻是為了兒子保持著單身。
陳志堅工作能力出眾,在受到一個女孩子青睞的時候,長久的單身也讓他再次陷入了愛河。
但想到家中的兒子,陳志堅還是想要問一問兒子的意見。
「斌斌,爸爸再給你找個媽媽好不好?」
誰知兒子聽后臉色一變,抱著陳志堅的胳膊不撒手。
「我不要新媽媽,我只要有爸爸就夠了。」
看著兒子如此依賴自己,陳志堅心下一片柔軟,當即放棄了再婚的打算,和女朋友提出的分手。
隨著年齡漸漸長大,陳斌也開始懂得了父親的辛苦,后悔自己當初決定的同時也暗自下定決心,一定要好好學習,以后好好孝順爸爸。
兩邊的生活就像兩條平行線,如果沒有意外,或許這輩子都不會相交。
可上天總會在平淡的生活中加入戲劇性的變故。
2015年,王慧芳在工作時突然暈倒。
從這天起,她發現自己的身體出現了一些變化,經常沒有胃口,使不上勁,每天早晨起來頭髮也大把大把的掉。每次刷牙牙齦都會出血。
種種癥狀讓王慧芳心里有些不好的預感,當即跑去醫院檢查。
但當檢查結果出來的那一刻,王慧芳差點再次暈過去。化驗結果表示,王慧芳的身體造血功能很差,換上了白血病。
王慧芳不愿相信這個結果,認為是醫院誤診,于是她跑了許多家醫院,最后的結果都是一樣,還是比較嚴重的急性白血病。
如果沒有骨髓移植的話,最多只能再活一年左右。
這樣的結果讓王慧芳幾欲昏厥,自己美妙的人生還沒有享受完,為什麼偏偏是自己換上這種病?
好在沒多久她就冷靜下來,將房子倉庫賣掉,搬進了醫院積極配合治療。
求生是每個人與生俱來的欲望,可無論怎麼配合治療,也不過是延緩發病時間。
王慧芳只能每天經受著痛苦的化療,一邊等待骨髓捐獻者的出現。
這時候,多虧了她的經濟條件足夠扎實,能在全國范圍尋找骨髓捐贈者,
果然,沒多久,醫院就傳來了消息,有13個人愿意捐獻骨髓。
眼看著希望就在眼前,王慧芳喜極而泣,可下一秒就被告知這13人的骨髓都不匹配。
從天堂到地獄的距離也不過如此,王慧芳差點經受不住崩潰。
可求生欲讓她硬生生堅持了下來,她開始聯系各種白血病病友群,在群里得知有一家私人醫院對治療白血病很有一套后,王慧芳立刻辦理的轉院手續,然而到了之后才發現,這家醫院并沒有外界傳的那麼神乎其神,也不過是用藥物延緩病情罷了。
骨髓,骨髓,快要絕望的王慧芳滿腦子都是這兩個字,突然,她想到了自己還有個兒子,血緣關系的匹配幾率是最大的。
可這麼多年了,如果突然間聯系他們張口就要骨髓,很可能被拒絕。
王慧芳的父母得知女兒的想法后,當即往湖南跑了一趟。
幾經周轉找到了陳志堅的住處,開口就說:「志堅啊,你和慧芳失婚這麼多年,但相信感情還是有的,如今慧芳快不行了,只想再見你們一面」
陳志堅一愣:「什麼意思?她不是好好的嗎?怎麼就快不行了?」
在聽說前妻患了白血病后,陳志堅還是念著當年的情分,帶著兒子去北京探望。
在病房里,王慧芳把陳斌支開后,向陳志堅說明了自己的目的。
「我這病只有匹配的骨髓才能救命,陳斌是我的親生兒子,他一定可以救我。」
陳志堅這才知道對方的目的,心中有些憤懣,可看著王慧芳現在的樣子,也實在是于心不忍,只能沉默著帶著兒子做了檢查。
結果還真的匹配上了。
陳志堅有些難以開口,猶豫的問道:「你媽媽現在得了白血病,只有你的骨髓可以救她,你愿不愿意......」
陳志堅還沒說完,陳斌便一口回絕:「不愿意!」陳志堅沒有繼續勸下去,他理解兒子的決定。
這十一年來王慧芳沒有做到一個做母親的責任,偏偏在這個時候要求孩子捐贈骨髓,陳斌心里抗拒也是情理之中。
陳志堅尊重兒子的意愿,默默帶著兒子回了老家,至于前妻那,他留下了兩萬塊錢,作為夫妻一場最后的憐憫。
只是他們沒想到,這一回去,卻遭到了前妻暴風驟雨般的「報復」。
得知自己被兒子拒絕后,王慧芳生氣之余也十分后悔,可為了活命,她開始用盡一切手段。
王慧芳找到了陳斌的高中和前夫的單位,開始四處宣揚兒子不給自己捐贈骨髓的事情。
在她的故事中,前夫和兒子成了忘恩負義,見死不救的人。
學校在得知情況后,多次找到陳斌談話,問他為什麼不救親生母親。
可無論陳斌怎麼解釋,得到的回復只有一個:「那畢竟是你的親生母親,你應該救她。」
就連班上的同學知道這件事后,也紛紛開始遠離他,一時之間,陳斌被所有人孤立了起來,走在路上都會被同學們指指點點。
而陳志堅的工作也遭遇了麻煩,領導以「造成不良影響」為由,給他停了職。
就在這時候,陳斌接到了母親的電話。
「兒子,救救媽媽吧,如果你不救我,就算以后考上大學了別人也會說你不孝,你還會被別人指指點點。」
陳斌再也壓抑不住心中的怒火,大吼道:「你死了這條心吧,現在上學對我來說就是折磨,大不了我不讀書了。」
陳斌的一番話,徹底粉碎了王慧芳的希望。此時的她才意識到,自己的做法為前夫和孩子帶去了多大的麻煩。
此時的王慧芳再也不抱任何希望,每天在病床上等死的時候,腦海中總是浮現出小時候一家人在一起快樂的時光。
她翻著手機里的那些照片,過去的時光一點點浮上心頭,眼里也留下了悔恨的淚水,在面臨生死的時候,她才明白,那些被自己放棄的血濃于水的親情是多麼重要。
她拿起手機,開始將過去的美好記憶,一點點編輯成短信發給陳斌,她不在奢望得到兒子的救助,只希望在最后的時刻,能給兒子留下一些美好的映象。
此時陳斌看著那些短信,心里也很不是滋味,這些年雖然對母親充滿了怨恨,但兒時的回憶也一直留在心底。
到底是親生母親,無論心中有多少埋怨,陳斌依舊無法做到真正的決絕。
在和王慧芳視訊的時候,陳斌看著屏幕里憔悴的面龐,脫口而出:「媽,我愿意給你捐骨髓。」
王慧芳得到兒子的這句話后,流下了感動的淚水。
本應該是皆大歡喜的結局,可在骨髓捐贈的過程中,兩遍卻再次陷入爭論中。
陳志堅認為兒子馬上要大學聯考,為了不耽誤考試,希望移植手術能在湖南的醫院做,而王慧芳這家私立醫院讓他感覺不放心。
王慧芳的父母則認為私立醫院的儀器都是很先進的,并且女兒的病情已經惡化,萬一在轉院的時候出現意外怎麼辦。
一時間兩遍拉鋸不下,但最后還是王慧芳的家人選擇了妥協。
最后決定讓陳斌在老家的醫院抽髓,再空運到北京對王慧芳實施手術。
陳斌最后還是選擇了救母,雖然王慧芳在治療后身體大不如前,但生命起碼保住了。
這一刻起,陳斌的心中再無對母親的埋怨,一切都因這場手術而釋然。
如今陳斌已經回歸自己的人生,也考上了夢寐以求的學校。
而王慧芳也得到了比生命更加重要的寶物,那便是來自血脈至親的愛。
陳斌的決定經歷了種種煎熬,最終還是對生母的愛戰勝了回憶,但對于這樣的結局網上依舊議論紛紛,這件事你怎麼看呢?
代表者: 土屋千冬
郵便番号:114-0001
住所:東京都北区東十条3丁目16番4号
資本金:2,000,000円
設立日:2023年03月07日