孝順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,過去講「羊羔跪乳」,如今是「你養我小,我養你老」。父母幾乎大半輩子都在為兒女考慮,若孩子身體出現問題,父母可能會一直照顧到自己走不動為止。
反過來,當兒女照顧父母時,卻容易出現「久病床前無孝子」的情況。近日,有一對母子,兒子對老母親的照顧和孝敬,完美詮釋了親情中的溫暖,讓大家看到,久病床前也可以有「孝子」。
52歲的李先生,帶著101歲高齡的媽媽去醫院看病。排隊時李先生將母親抱在懷裡,溫柔地哄著老人。
母親似乎有些過意不去,對李先生說:「還要麻煩你伺候我」。李先生表面上若無其事地表示「不麻煩」,卻低下頭悄悄抹掉了眼淚。
都說男兒有淚不輕彈,年邁的母親生病了,白髮蒼蒼的老人在李先生懷裡,像個小孩子一樣。
李先生感到非常心疼,又回想起自己小時候,也是被這樣抱著抱著長大的,眼淚就再也止不住了。
李先生這次帶母親來醫院,是因為老人家感冒了。據他講述,平時也是自己在照顧母親。從2015年母親患上阿爾茲海默癥後,他一直守在母親身邊。
李先生是有哥哥姐姐的,但他們都上了年紀、身體不好,照顧老母親也是有心無力,所以他一個人承擔下照顧母親的責任。知道母親生病後,他就從深圳趕回了湖南老家,照顧母親一直到現在。
他認為,這是作為孩子天經地義的責任,一定要陪母親到老。
仔細算來,這位母親生下李先生時,已經是49歲了,無論懷孕還是照顧孩子,都是加倍辛苦。如今老了兒子這樣孝順自己,她一定很欣慰。
了解這對母子的故事後,網友紛紛感嘆,有這樣孝順又溫柔的孩子在身邊,心情好、被照顧得周到,難怪老人如此長壽!
一個人無論多大年齡,有父母在就是個孩子。老人需要兒女照顧,兒女又何嘗不需要父母,作為心底的依靠呢。
孝順不論性別和年齡,久病床前也可以有「孝子」
李先生已經年過半百,他抱起母親時也是有些吃力的。但從李先生對母親的態度就能看出,他並不覺得母親是累贅。
人們都說「久病床前無孝子」,是指當父母病重臥床時間太久,再孝順、再有耐心的兒女,也沒有辦法隨時照顧起居,並一直堅持下去。
其中有一部分兒女是嫌麻煩,另一部分兒女是因為自己也有家要養,脫不開身。
尤其是像李先生這種,兄弟姐妹多的家庭。曾以為兒女多了好養老,現實生活中卻有很多老人,被孩子們推來推去,誰都不願意多照顧一天。
起初人們說養兒防老,經歷過失望後又覺得還是女兒好,女兒更孝順更體貼。
李先生用實際行動證明,想要盡孝心的孩子,並不分是兒子還是女兒,年過半百也會盡全力孝敬自己的母親。
101歲母親被兒子照顧,「孝子」往往是這樣培養出來的
李先生覺得孝順母親是天經地義的事情,但不是所有兒女都會有這種想法。孩子長大後孝順,通常有以下幾個前提條件。
首先,是家庭、家族的傳統和氣氛
孝順沒有確切的標準,有人覺得捨得給父母花錢就是孝順,有人覺得親力親為才是孝順。
而孩子長大後,會以哪種方式孝順父母,不完全在于父母怎樣要求他,而是父母曾經做了怎樣的榜樣給孩子。
其次,溺愛很難養出孝敬的孩子
都說人心換人心,可溺愛孩子這件事通常會起到反作用。被溺愛的孩子從小就以自我為中心,不顧及他人的感受,共情心理也比較弱,長大後孝順的機率低。
有原則的父母,寵愛和懲罰分明,真誠對孩子說出自己的難處和感受,孩子小時候做不了什麼,有能力時會更知道怎樣照顧父母。
最後,和老人自身也有些關係
同樣是父母把孩子養大,最後有些老人被兒女爭著養,有些甚至遭兒女嫌棄。這和老人的性格,還有年輕時對孩子的責任和態度等有關。
李先生對母親是溫柔,而這位101歲的母親,在患有阿爾茲海默癥的情況下,還時時刻刻想著兒子的感受,這份愛是雙向奔赴的。
誰都有老去的一天,兒女孝敬父母有多用心,其中藏著自己未來「被養老」的那一天。常言道,子孝父心寬。父母不一定奢求老了之後,兒女為他做多少。但最起碼要看到,曾經花在孩子身上的心血,沒有被辜負。
代表者: 土屋千冬
郵便番号:114-0001
住所:東京都北区東十条3丁目16番4号
資本金:2,000,000円
設立日:2023年03月07日